周末这些财经大事或影响你的投资
1证监会给定心丸:今后若干年证金不退出证监会14日发布公告称,今后若干年,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金公司)不会退出,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同时,14日证金公司已经以协议转让方式向汇金公司转让一部分股票。中央汇金公司14日晚间也发布公告称,汇金公司自证金公司受让了部分上市公司股票,汇金公司将秉承长期投资的理念,努力实现受让资产的保值增值。
点评:证监会表态一锤定音:“证金公司未来若干年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国家队何时撤退”的问题这几年不用再讨论了,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消失了,而且,有证金公司这个长期守护神,极端的暴跌行情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一个恢复正常节奏的A股,更值得大家参与!
2外汇占款降幅创历史纪录 降准预期增加央行口径与金融机构口径外汇占款双双刷新单月最大降幅纪录;分析称近期降准概率大幅增加。
点评:国信证券认为,以降准为代表的流动性投放措施理应箭在弦上,最快将于8月祭出。降准利好金融、地产、有色、钢铁等周期股。
3养老金投资方案上报国务院 核心内容未修改关于已经提交至国务院的养老金投资方案,一位参与《管理办法》修订咨询工作的人士透露,称“投资范围、比例等最核心的问题都没有改”。此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养老基金投资股市的上限比例规定为30%,并且仅限于境内投资。
点评:《管理办法》修订版本中“投资范围、比例等最核心的问题都没有改”,虽然《管理办法》修订版已经上报,但是“这一稿也未必是定稿”,因为针对《管理办法》中的部分问题仍有十分激烈的争论相关报道;暂时对市场的影响不大。
422省区市国企改革方案有望近期推出十八届三中会会决定公布刚刚一个月,上海市即率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据中国青年报记者统计,截至发稿,已有上海、辽宁、湖南、天津等22省区市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意见”。
点评: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推动,国企改革将成为下半年股市最大的投资风口。上半年投资增速远低于预期的新疆(预期21%,实际10.3%)、甘肃(预期20%,实际6%)、陕西(预期20%,实际6%)等“一带一路”上的节点省市,存在下半年重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冲动,有关城投类、城建类、基建类上市公司,特别是集团中较少上市平台的公司市场预期会明显增强。
5社保基金时隔一年新开46个A股账户按兵不动整整一年的社保基金,在新开A股账户方面终于有了动作。《证券日报》记者通过梳理中国结算最新发布的2015年7月份统计月报发现,7月份社保基金新开立了46个A股账户,沪深两市各为23个。这也创下了2008年11月份有相关统计以来的单月开户历史纪录。由此,社保基金开立的A股账户总数达到了310个。
点评:社保基金被誉为“股市风向标”,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7月份社保基金大规模新开A股账户,应该与股市维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陆续披露,投资者可重点关注社保基金新进或大规模增持的个股。
6IMF近十年首称人民币不再低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北京时间15日上午发布了对中国的年度第四条款磋商报告。在这份年度经济评估报告中,过去一贯话语严苛的IMF,对中国经济多个领域给出“高分”。在人民币汇率方面,IMF更是近十年来首次作出“不再低估”的评估。
点评:IMF近十年来首次作出了人民币汇率“不再低估”的评估,这是对中国过去10年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重大肯定,意味着在IMF眼中,人民币汇率水平已接近均衡水平;本周前三天因人民币大幅贬值造成股市震荡的现象,近期将难以再现。
7分级基金审批和上市或已暂停上半年占据新基金发行半壁江山的分级基金,因为7月份的部分分级B基金触发下折事件,相关类型的产品审批工作或生变数。“分级基金审批或已暂停。”据查,截至7月24日,共有近两百只分级基金的募集申请待批。
点评:今年上半年,被誉为吸金神器的分级基金数量猛增,是上半年股市大涨的一股重要力量;分级基金新发产品遭遇“点刹”,不利于场外资金借道基金入市,对市场构成利空;与此同时,一些有特点、有前景的稀缺性分级基金,有可能被市场追捧。
8全国首例区县最严限购 通州楼市遭当头棒喝8月14日晚9点半左右,一纸通知再次搅动了通州楼市。据北京市住建委和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发布的通知,无论是非本市户籍家庭还是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如果无法提供在通州区落户满3年及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证明,均无法购买通州区商品住房。
点评:通州这一政策出台后对楼市的短期抑制效果将非常大,但目前尚不知这一政策将持续多久,对通州本地房企构成利空,关注:中国武夷、新华联、华业地产、首开股份等。
9传三大航空存重组可能三大航空集团合并的新闻依然是空穴来风,但三大航旗下货运合并的事情却取得实质性进展。三大货航,即国航旗下的国货航、东航旗下的中货航和南航旗下的南航货运,据悉,此事已经得到了政府高层的认可,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点评:央企的做大做强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方向,前有中国南车与北车的合并,现有中远与中海暧昧的停牌,似乎央企并购重组有提速的迹象,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集团也有望步入后尘,存在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同时,受油价下跌的刺激,航空股业绩集体爆发式增长,而人民币贬值造成的利空暂时已解除;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
10中远中海酝酿合并 集装箱板块或先行《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接近中远集团的人士处证实,中远和中海两大航运央企的整合已经处于前期酝酿阶段,拟于近日联合组建集团层面的“改革领导小组”。航运分析人士认为,中远与中海的合并会吸取此前中外远长航集团的教训,不从集团层面着手,而是先从业务板块进行整合,最后水到渠成,再进行集团层面整合更为有利。
点评:目前中远、中海旗下6家上市公司已停牌,可关注尚未停牌的中海海盛、中集集团,以及同为航运央企旗下的招商轮船、外运发展、深赤湾A。
1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意见将出台14日,中国与东北亚经贸合作暨第十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从会上获悉,国家发改委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即出台《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点评:在稳增长成为下半年中央工作重中之重情况下,东三省是“三期叠加”问题最为突出的区域,稳增长必先振兴东北,建议以习总调研中透露出的三大重点领域——国企改革、高端装备、农垦改革等作为东北振兴主题重点布局的线索。关注:长春一东、一汽轿车、长春高新、佳电集团、机器人、沈阳机床、北大荒等。
12新一轮中日韩自贸谈判有望9月举行据媒体报道,商务部亚洲司商务参赞宋耀明14日在商务部举办的中国-东北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的三方工作团队正在快马加鞭密集磋商,新一轮谈判已经计划9月在中国举行。
点评:中日韩自贸协定将给中日韩间的海运、贸易等领域注入强大活力,作为中日韩自贸桥头堡的青岛、大连等地概念股有望迎来爆发。重点关注:大连港、日照港、营口港、锦州港等。
下周能否突破4000点成关键
本轮反弹以来,4000点均被认为是A股第一道“安全堡垒”,但目前来看,争夺4000点并非易事。
业内人士认为有几大阻碍。其一,首先,4000点是很重要的整数关口,同时也是比较大的压力位,指数突破后,获利筹码快速派发,获利了结的意愿非常大,可见4000点在投资者的心目中是很重要的压力关口。
其次,在指数突击4000点后,期指空头加仓明显,从资金量来看,完全是机构所为。此前,包括券商自营以及各大上市公司一致表示,半年内不减持,同时券商自营表示4500点以下不减仓,而在不减仓的前提下,自救的唯一方式做套保,故期指的空头加仓便很容易理解了。
第三,再融资启动。数据显示,自7月1日至8月12日不到一个半月时间内,已有8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非公开发行的董事会预案,而整个上半年,这一数字也只有67家。值得注意的是,募集现金进行“补血”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筹划定增的出发点。进入下半年,上市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募集的资金合计达2202亿元,而上半年也仅有1600亿元左右。在国家队救市资金逐渐萎缩以及货币贬值导致部分资金外流的前提下,现在启动再融资无疑是对市场造成严重的抽血。
“可以确定是,如果后期沪指能够顺利突破4000点关口,并且得到相应量能的配合与验证。那么,后期沪指中期上行格局就基本奠定。反之,沪指如果退回到箱体运行,那么就还是延续之前的小区间整理态势”,有分析指出。
大级别行情尚待时机 抓紧一类股
尽管业内预期偏乐观,但谨慎仍是必要的。招商策略团队认为市场暂时回归正常模式,投资者情绪偏于乐观,当前点位的预期收益为正,但是并非大级别行情。
其认为,大部分看多的投资者都是抱着博弈一把的心态,而近期的基本面变化也并不支持投资者产生非常乐观的预期。
而大摩投资也指出,由于之前券商救市的时候承诺沪指4500点以下不减持,这就使得投资者对于本次反弹的目标位也一致看到4500点左右,在市场达成共识之后投资者就很容易再次陷入囚徒困境这个博弈怪圈中。短期预计指数在4000点一线继续震荡盘整的概率较大。
申万宏源证券则认为,上方仍面临大箱体的制约,即半年线和前次反弹高点4184点都存在较大阻力。从总体情况看,市场仍在震荡箱体内波动,等待方向选择。
而近期板块轮动太快也为投资者捕捉热点造成困扰,震荡市中投资者又该如何参与?
具体的操作上,如果是空仓者,目前可以考虑逐步进场,保持轻仓至半仓为宜,同时后期要积极关注沪指能否顺利突破4000点关口。如果沪指选择下行,可以适当逢低吸纳。至于介入的板块,最好是近期有资金持续进场的热点板块。因为资金供给的多寡是决定短期板块强弱的最重要因素。
从盘面来看,最近领涨两市的无疑是国企改革概念。
国家正在加快推进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的进程,由此萌发的国企改革概念股无疑是2015年A股市场的核心关注点之一。
从中长期来看,军工、环保、核电等政策大力推动的行业以及传统产能恶化的行业有望成为国企改革主要的受益方向,也是市场持续关注的投资主题。当前市场下行风险较小,投资者情绪的逐渐恢复可能带来一波上涨行情,而行情的爆发点可能是国企改革以及有业绩支撑的部分行业板块。
“短期博弈仍然是投资者预期有事件催化(国企改革,军工,管网),或者是基本面反转(新能源汽车,航空,环保等)的主题轮动,如果觉得轮动难以把握,又不想踏空行情的投资者,我们认为自下而上坚守有业绩支撑估值相对合理的白马成长和消费也是可以的”,招商证券指出。
8月21日要避一避?!
在A股经历了连续两周的反弹之后,有投资者担忧所谓的交割魔咒。
据悉,沪深300股指期货、上证50股指期货、中证500股指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为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因此,A股经历了6月和7月的大调整后,下周将再度迎来期指交割。根据规定,最后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0%。最后交易日即为交割日,交割结算价为最后交易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交割手续费标准为交割金额的万分之一。
记者走访发现,不少投资者依然对期指交割心有余悸,“多少还是会担心的,因为老听别人说,机构会通过股指期货套利什么的,前段时间股市下跌中,我感觉股指期货有明显的推波助澜的行为。”东莞投资者李女士认为。广州一位股民罗先生也表示,既然机构能够通过股指期货来套利,“那肯定会对大盘指数带来影响,还是先避一避风头。”罗先生称。
期货分析人士:“交割魔咒”不会出现
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在流通盘如此大的背景下,机构想通过期指来打压大盘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几乎没有哪个机构有这么大的实力;另一方面,现在监管层对股指期货交易管得非常严,想通过期指做空套利都不容易。而且现在实际交割的规模也不大。”一位期货公司分析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表示。因此,他认为,在流通盘很小,交易制度不完善以及市场信心脆弱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交割魔咒。但当前有国家队护盘,市场信心正在恢复以及监管不断加码,这种魔咒是难出现的。“即使在交割日,A股指数出现大跌,也不能说明就是交割魔咒。”这位期货分析人士表示。
历史数据看,从沪深300股指期货设立以来的5年多里,共有63次交割。上证指数上涨37次、下跌26次,上涨概率更大。而且7月份三大股指期货交割日,各类指数都大幅上涨。因此,并不存在“逢交割日必跌”的“魔咒”。
警惕!一现象或成8月潜在危机
文/腾讯“证券研究院” 余丰慧(注册高级咨询师,著名专栏作家)
8月7日起,两融余额再度步入回升过程,连续4个交易日实现融资净买入,期间两融余额增加了501.76亿元,由13088.05亿元升至12日的13589.81亿元。
这是6月19日“去杠杆”过程开启以来的首度四连升。显示出两融资金的参与热情显著回升。这其中还是看涨买多的融资占比最大。截至8月12日沪深股市融资余额报13556.81亿元,占融资融券总余额的99.75%。当日的融资净买入额为45.37亿元,连续第四个交易日实现融资净买入。
从去年7月启动的这轮暴涨行情的始作俑者是高杠杆融资行情。在券商高杠杆融资的带动下,社会上的P2P平台高杠杆配资业务开始快速膨胀,以及民间各种高杠杆配资都开始“火上浇油”。酿成了股市非理性、泡沫式暴涨,最终泡沫破灭爆发了“股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暴涨始于券商的高杠杆融资,暴跌股灾又始于监管部门要求券商严控融资去杠杆。
高杠杆融资是所有金融风险的隐患,不仅仅股市。都知道期货市场风险最大,期货投资者可能倾家荡产、血本无归,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期货市场的高杠杆融资方式。最早期货市场的保证金只需要5%,即:用5万元就可以做100万元的期货交易(建仓100万元的仓单)。一旦市场方向判断相反,瞬间血本无归是很容易发生的。把期货市场的高杠杆融资方式应用到现货的股票市场里,给股市带来的风险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融资融券特别是融资业务的回暖对稳定市场绝不是好现象。要使得股市“长治久安”,必须坚定不移去杠杆,特别是大大降低融资融券监管笼子里的杠杆。一个由高杠杆资金左右的市场,不可能不发生风险,也不可能平稳下来。目前,A股里的高杠杆资金仍然很多,远远没有达到去杠杆的目的,没有达到保证市场平稳发展的高杠杆资金规模。
5月下旬融资融券余额曾经达到2万多亿元,目前降低到1.36万亿元。从孤立的一个数据也许看不到什么问题,而一比较,问题立马就现形了。两融规模从去年7月以来,呈现加速扩张。去年7月初,大盘在2000点徘徊时,两市融资余额稳定在4000亿元左右,之后用了102个交易日实现倍增至8000亿元。到去年年底两融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此后不到5个月时间,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元关口,新增加1万亿元。两融余额从去年7月的4000亿元,截至今年5月20日在不到11个月时间内增长到2万亿元,新增16000亿元,余额增长5倍,增速高达400%。虽然杠杆率没有放大多少,但总量如此超常规暴增,催生的是市场巨大泡沫风险。目前既是回到1.36万亿元,也比去年7月份增加接近1万亿元。
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些高杠杆融资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企业的上市公司里,而是大部分进入到上市金融板块里,吹大的是最容易发生金融风险的金融泡沫。大部分流入了非银金融板块,银行板块等。中国平安、中信证券以及海通证券等券商融资进入占比最高。金融板块在市场里玩弄资本游戏的风险最大。
券商融资融券出现较快回暖,说明风险资金重新开始抬头,不仅投资者应当注意市场的杠杆风险,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为了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为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能重蹈前期覆辙,任由杠杆融资卷土重来。
建议监管部门将两融规模与券商净资本挂钩,并对增速进行一定限制,比如:两融余额不得超过券商前一月末净资本的2倍。从本质上来说,券商的两融业务是资产扩张且带有高杠杆风险。最终兜底这类资产扩张风险的,一定是资本金。这就是巴塞尔协议不断调整银行资本充足率来防范风险的目的。两融规模与券商净资本挂钩抓住了防范风险的关键环节。包括根据股票质量和风险高低,要求券商细化融资融券担保股票的折算率管理措施等都应尽快出台。
总之,对融资融券卷土重来,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必须坚持股市去杠杆的思路不动摇,再也不能坐视风险被无限度吹大下去了。
欢迎光临 巴新中文网 (http://png-chin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