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users/bgp/appdata/roaming/360se6/User Data/temp/47b1OOOPICea.jpg 年初的时候,我们都有一个这样的预判:在美元加息之年,人民币承受着越来越沉重的贬值压力,至少从制造业角度看,这是确凿无疑的。 但事情的演变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最近一个多月来,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对此,大家的解释是:这是为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这当然没有错,但一个更大的原因不容忽视:人民币想在今年脱胎换骨,实现一个大的飞跃。 这次“脱胎换骨”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基本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第二,以自由兑换为基础,争取成为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掌控的“特别提款权”(SDR)的一篮子货币之一。第三,力争在IMF中的份额改革中,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国。 上述3个计划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为条件的。说实话,在目前条件下,如果抛开IMF和SDR改革,直接、简单地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其结果必然是资本外流,最终被迫让人民币做明显的贬值。 但如果抓住5年才出现一次的IMF和SDR改革、调整的时间窗口,力争将上述三个目标捆绑,人民币的冒险就非常值得了。 “特别提款权”是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又被称为“纸黄金(PaperGold)”。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它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 “特别提款权”目前由四种货币来确定价值: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其权重分别为41.9%、37.4%、9.4%和约11.3%,中国的目标是成为其中的第五种货币。如果按照目前中国的贸易额和经济总量,人民币加入后会成为第三大货币。 人民币纳入SDR的最大好处是,世界各国在其官方储备中,都会按照比例配置人民币(以及其他四种货币),这样就带来长达数年的,对人民币的巨大需求。而这种需求,或许可以对冲掉人民币自由兑换带来资本外流(至少官方是这样判断的),让风险大大降低。 也就是说,人民币纳入SDR以及自由兑换的时间窗口每5年才出现一次。上次出现是在2010年,当时中国也做过努力。纳入SDR有两大条件,一是这个国家贸易总量足够大,这一点中国早就达到了;二是你的货币可自由使用,哪怕不是完全可自由兑换,也应该是基本可自由兑换。 2010年的时候,中国没有下定决心让人民币自由兑换,所以最终未能成功让人民币纳入SDR。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引进来”的阶段,没有“走出去”的强烈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急着在美元加息之年,要让人民币实现基本可自由兑换的谜底。因为如果等下去,只能到2020年了。而中国的“走出去战略”(一路一带)等不得,过剩产生、过剩资本等不得。5年后国际形势什么样,美国对华态度如何,都不好预测。 在IMF改革上,美日跟欧洲继续采取“亚投行”上的策略,分别唱“黑白脸”:日本一脸冷淡,美国用国会阻挡2010年就形成的IMF改革方案,而欧洲比较积极,拉着中国抄小路(所谓B计划)。其效果,你懂的。所以,2015年人民币不加入竞争性贬值,以换取少树敌,争取自己的核心目标(低风险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推动SDR和IMF改革)。 至于美国、日本和欧洲最后是不是会聚到一起“偷着乐”,那就不知道了。反正,大家似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