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会期一般都是2-3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足足开了4天。 为什么?今年的会议很特殊,不仅是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正在“过大关”,还因为今年“十二五”收官,再过十来天,“十三五”的新五年开始了。承前启后,2016年的经济工作尤其重要,因为是开局。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部署。 会议强调,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这次的会议规格有多大?
12月18日至21日,是会议时间。其中,19日和20日是周末。领导人日程的紧张,可见一斑。 出席者堪称“顶配”: 1,七常委出席。 2,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中央军委委员等出席会议。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中央管理的部分企业和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一图明了:2016年中国经济工作部署
3留意几个关键词
“新常态”依然是这次会议所有问题的基本出发点。这也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现实。 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高速奔跑,速度的确让世界震惊。但是在这三十年一路向前的追赶中,光鲜的数字可能掩盖了很多问题。比如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包括昨天刚发生的深圳山体滑坡事件,起因就是城市体量在膨胀,但城市的管理却远未人性化、现代化,等等,这些问题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或者政府无暇顾及,或者每个人都觉得未来在手,容易被搁置。 正像股市短短几个月冲破5000点,喧嚣的背后,危机潜藏。 因此,前些年的金融危机,一方面挫伤了中国的经济,另一方面也给中国人提了个醒,我们30年这样下来,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存在巨大的风险。世界经济一感冒,中国也会打喷嚏。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体量大,但是不够强壮。 所以,增强中国经济的抗风险体质,迫在眉睫。 从表面上看,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来了。这几年,世界上各国的观察家都紧盯着中国的GDP增速,前段时间,舆论界还为中国经济“破七”热闹了一阵,当然也有经济学家指责中国的统计数据不真实,实际增长在4-5%之间。这从另一方面也证明我们还难舍数字情节。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以达到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是必须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更应该把视线从单纯的数字上,转移到更核心的问题上来。 提质增效!速度下来了,怕不怕?以前我们很怕,以为我们觉得速度下来了,中国就会出现一大堆问题,所以不断利用最直接的政府手段促进投资,也不管中国市场这只鸭子的胃口有多大,没人在乎鸭子吃撑了怎么办?只喜欢统计填了多少饲料。 所以,新常态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从里子看,是发展思路的变革问题。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提出一个“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逻辑解决什么?头脑的问题。 “房地产”一词重现经工会。 以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房地产的表述一直备受市场各界关注。 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直接推动了2009年的房地产市场暴涨,而此后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连年提及“地产调控”。 2013年、2014年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通篇没有提及“房地产”一词,表明地产已恢复“常态”,严控房价已无必要。 而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提及房地产,政策基调已重新转向正面。 房地产库存高企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大风险点,会议公报要求化解房地产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并明确“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这意味着未来购房行为将得到更多鼓励,住房贷款的优惠措施将再度加码。 针对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严重不景气,会议要求落实户籍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形成在“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针对农民工购买力相对弱的现实情况,会议要求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机构投资者以出租为目的购买库存商品房,这意味着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将完成“一百八十度转弯”,指向鼓励居民和机构以获得稳定现金流收益为目的的投资性购房。 有人注意到,相隔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到“闯关”。 会议认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我们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必须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必须克服困难、闯过关口,必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作出创新性概括,在政策上作出前瞻性安排,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梳理新华社报道发现,上一次中央提“闯关”还是2004年。为何十年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闯关”呢?闯什么关?怎么闯?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闯关面临的核心问题有三方面:一是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这个作为难点来解决;其次,围绕供给侧一系列改革,触动很多利益,需要很多政策组合来解决,深化改革;再有,明年是关键之年,如果经济能够保持相对平稳的运转,可能为下一步的工作带来比较好的前景。“对于明年来说,结构性问题和总量性问题都是考验”。 刘元春认为,在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要清理僵尸企业、解决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会导致短期经济下滑、压力加大,“虽然有压力,但必须有信心,一定能闯过去”。 人民币继续温和贬值。 今年的会议公报,提及“完善汇率完成机制”,这一表述虽不起眼,但信号意义明显。前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没有提到“汇率”。 2015年,央行调整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实现了人民币一次性小幅贬值,人民币纳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后,决策层更持续释出人民币汇率要更加市场化的信号,央行更于本月明确表示人民币要盯住“一篮子货币”而非美元。 由于美元升值过快,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外的主要货币仍在升值,出口面临更大压力。随着美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的利率政策走向背离,美元2016年可能更加强势。“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正是要避免人民币跟随美元过度升值,让人民币对美元出现适度小幅贬值。当然,在中国的经济基本面下人民币缺乏大幅贬值的条件。 果不其然,从11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供给侧改革”以来,这个词就不断出现在各类中央会议中,一直延续到今天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整个大会最核心的一个表述。当然,为了表述更准确,加了三个字,变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是这样定性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新常态”大家都有共识了,那么,拿“新常态”怎么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就是方法论的问题。 与供给侧相对应的,就是需求侧,这也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管理的主要思路。投资、消费、出口,这三个词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名曰“三驾马车”,这是中国高中政治经济课本里最基本的三个组成。但这三个词无一例外都属于“需求侧”。 所以,在这三驾马车驱动的经济发展思路中,一旦经济增长有波动,那必然是投资没跟上,或者消费疲软,或者出口下降。于是,解决方法或者是加大投资,或者是刺激消费,或者是货币贬值增强出口。无论是“4万亿”的刺激计划,还是降息、降准的宏观调控,都是在“需求侧”用功。 所以,明显可以感觉到,这套经济管理思路在经济发展顺风顺水的时候,是有效的,因为整体经济都在快速向前,我只需要把准方向,不要滑出轨道就可以了。但如果碰到经济增速下滑成为一个常态呢? 很明显,宏观调控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我们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三季度的6.9%,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就使中国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可能是结构性问题,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宏观政策去应对,而要采取结构性改革去化解。 通俗点,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转向“内件”更新——轨道是不是该淘汰“汉阳造”了?烧煤的机车头是不是该换成用电的?甚至换成动车组?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思路。用通稿里的表述就是:“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当然,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表述上也很稳妥:“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要照顾“需求侧”,一些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中西部铁路、大型水利工程、棚户区改造,以及城市地下管廊等公共产品建设方面,是我们三十年发展不均衡的欠账,也要补齐。只不过,这类投资不能再是以前政府傻乎乎砸钱了,引导多元资金进入这些领域,肯定是要探索的新路。 北青报旗下微信号“政知道”发现会议提出了一个罕见的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会议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4一口气提了10个“更加注重”
会议指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努力实现多方面工作重点转变。
5五大任务到底为了什么?
会议认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第一, 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关于产能过剩的问题。说白了,就是生产了大量东西卖不掉,所谓“供需失衡”。 从生产侧来说,生产了这么多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GDP的确上去了,但是没有消费!前些年,中国用投资刺激经济,一下刺激了生产,但一哄而上带来的就是盲目,哪有这么多基建需求?即使投资下去了,怎么回本?所以几年下来,这几大行业,亏损面已经达到80%,利薄如纸。截至2015年12月初,几大行业的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40多个月呈负增长状态,这几大行业对整个工业PPI下降的贡献占了70%—80%。 这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占据着大量人力、资金、土地资源,生产以及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所以,你要重新优配资源,肯定得淘汰破产一批企业。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了“破产”“兼并重组”,就是“市场出清”。 所以会议指出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 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 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滕泰表示,从微观看,一旦资本、资源、劳动开始向新供给集中,老产业产能过剩将自然消除,经济整体将恢复均衡且开始新的增长。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明确了我国在整体经济增速和就业有韧性的同时,也必须忍受结构调整的阵痛,一部分产能过剩企业要淘汰出局。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这段描述中,重点是“实体经济”。前些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实体经济的“压舱石”作用,很多国家重新提出了实业兴国战略。因为,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 中国人讲究“虚实相生”,虚拟经济使实体经济的资金能流动起来,促进实体经济有效解决融资难。但如果只是钱生钱,那资本大量向虚拟经济集中,掌握在少数资本玩家手里,实体经济得不到资本发展,这就是畸形的经济结构。美国人玩这个,可以向世界转嫁风险,中国如果玩这个,损害的只是广大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毕竟实体经济是解决百姓就业、稳定收入来源的最有效的途径。 所以,要简政放权,要降低企业税负,更重要的一句:“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 会议指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 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 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滕泰认为明年还有一大波减税政策正在靠近。不仅如此,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大力推进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在明年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负担。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 这也是从2013、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空缺“房地产”一词以来,再次提到“房地产”,且表述也更加积极。这个“化解”的背景也是前些年过度投资钢筋水泥项目遗留下来的问题,GDP上去了,消费跟不上去,其实也是化解过剩产能的问题。办法?就要跟城镇化结合起来,基本思路还是怎样让外来人口住下来,而不是漂泊无根。所以,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进城落户,要加大城市房屋租赁市场建设,不光卖,更要租等等。 会议指出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野村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赵扬表示,“要去库存的话投资就不会有显著增加。”因此明年房地产投资仍将继续下滑。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 供给不是说“买买买”,也要讲效率,讲升级。比如说扶贫,提到了“精准”二字,不能再是撒豆子。提到“创新”,投资也要讲究有效性和精准性。提到了“投资于人”,人力资源的投资也算在投资之列,这比光砸钱救场子,要考虑长远得多。农业要不光要“藏粮于地”,还要“藏粮于技”。这都是“补短板”,也很有意思的提法。 会议指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培育发展新产业,加快技术、产品、业态等创新。 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有效性和精准性,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 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 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可能更加沉重,文中提到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这个跟银行坏账一起,可能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非常棘手的问题。同时,民间找不到合理投资出口的游资,被非法集资蛊惑,这个法外的资本游戏风险太高,不少关涉老百姓的养老钱、血汗钱,一旦骗局破裂,影响的可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成千上万的普通家庭,这个社会甚至政治风险不得不防。 会议指出对信用违约要依法处置。 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 要加强全方位监管,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抓紧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妥善处理风险案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6四个领域
新华社记者总结梳理,会议提出的改革主要集中在国企改革、税收改革、金融改革和社保改革四个领域。 ——在国企改革中,会议提出加快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在财税改革中,会议提出抓住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加快推进。 ——在金融改革中,会议提出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同时要加快推进银行体系改革。 ——在社保改革中,会议提出要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同时还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此外,针对会议提出的“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专家认为,这涉及到“僵尸企业”、高负债企业和过剩产能企业的调整。 刘元春认为,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到“僵尸企业”、高负债企业和过剩产能企业的调整。这种调整更多着眼于中长期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应对短期经济波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这些任务有着内在的相互关联:今年通过政府简政放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收到了明显成效;而明年在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同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淘汰落后产能和促进创业创新结合起来。“原来僵尸企业占用的各种资源,包括信贷、土地等,都可以在政府引导下流向新兴产业,实现除旧立新。李佐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