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下一代可怜 一生都要在雾霾中求生(图)

[复制链接]
查看: 2588|回复: 0

5834

主题

6714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9167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9:24:1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入12月中下旬以来,北方地区的雾霾污染每况愈下。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多达44个城市,先后实施了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多个城市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北京市以时隔3周再度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而备受瞩目。在12月19日至22日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的4天时间里,北京市有关部门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其他易感染人群尽量留在室内,建议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并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

雾霾大敌当前,北京市果断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采取特殊举措,显示出了行政魄力与社会责任担当。据介绍,红色预警期间,由于实施了停产、停工、停驶等系列措施,令污染物排放量下降了30%左右,成效明显。

原本是一项为民利民、符合现代社会治理原则且颇有成效的清明之举,不曾想,却并未获得一些人的理解和响应。

日前,有媒体在网络上发起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成家长不赞成雾霾天气孩子停课,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家没人带”。有家长表示,孩子们“停止户外活动就够了”。一名家长竟声称,“要问这红色预警的频率是多少我可以承受,说实话,我真是一次也承受不了。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家里又没有老人,要是总这样,这不是逼我做全职妈妈吗?”

不仅如此,北京市在对近千家污染源单位的执法检查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主要问题为,一些企业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燃煤锅炉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行、使用小煤炉、裸土未覆盖等。而在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4天时间里,北京市竟发现违规行驶车辆11.28余万辆(起)。

说实话,这样的态度及做法,很是令人惊讶。

那些在重重雾霾中依然排污的企业,想必对自身所为对于空气污染的“贡献”心知肚明,可就是我行我素,压根儿就没把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当回事儿。不遵守机动车单双号限行规定、硬闯“红线”的司机们,同样不可理喻。就为了方便自己、图一时的舒适,而置大局于不顾,自私地开车上路。

说现在的一些学生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呵护有加,像宠爱小皇帝一样宠爱孩子,丝毫不为过。何以雾霾来袭,对于孩子们需要停课、以确保他们幼小的身体不受伤害这样的举措,都要不耐烦了?

最近几年,北方地区的雾霾污染可以说是一年比一年严重。治理雾霾,显然又不会一蹴而就。近日有专家强调,从国际经验以及前期大气污染治理实践来看,雾霾治理,需要长达30到50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这一代人的一生,甚或下一代人的一生,都要与雾霾为伴,都要在雾霾污染中生存。这也意味着,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以及推出相关应急举措,会成为常态。如何适应这样的常态,对每个人以及每一个与污染“沾亲带故”的大小企业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考验。

众所周知,雾霭污染严重若此、积重难返,与落后的工业产业“围城”以及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同时,对于那些污染企业、尤其是明知故犯的污染企业,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要让这样的企业明白,在雾霾污染如此严重、雾霾污染已然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的当下,不解决污染问题,就没有企业生存的空间,就不配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

前述那些对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怨声载道、言“真是一次也承受不了”的学生家长们,也应该清醒、理智些。大家都知晓雾霾之下空气净化器、口罩“标配”的必要性,何以不理解更进一步动员全民、全社会的红色预警的重要性?为了孩子计,为了平安、健康的生活计,为了全社会的文明、进步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家长理应感到庆幸。

眼下,全社会都在提倡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实并非易事。但起码,不逾矩、不违规应成为社会生活的底线——既然已经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既然规定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顶风作案”显然极不足取。

北京市政府在解除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后,向北京市全体市民致信感谢,言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给全市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全市人民非常理解、支持本市空气重污染应对措施,自觉克服各种困难,提前安排生产生活,深度参与应急减排,绿色出行,为遏制空气重污染进一步加剧做出了重大贡献”。

笔者以为,上述说法固然有道理,致谢也应该,但有一层意思更应说深、说透——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不单单是一项政府工作,更是一项减轻污染、确保民众身体健康的民生之举。说白了,这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既是付出者,更是受益者。如此,谈何“感谢”?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