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个"中国航天日”将至,46年前“东方红一号”的故事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查看: 4241|回复: 0

5834

主题

6714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9167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16:10: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据新华社北京电,国务院日前批复,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为什么选4月24日?46年前,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让我们伴随着《东方红》的乐曲,重温46年前新华社向世界播发的一份电文:“新华社四月二十五日讯:一九七〇年四月二十四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四百三十九公里,最远点二千三百八十四公里,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夹角六十八点五度。绕地球一周一百一十四分钟。卫星重一百七十三公斤。用二〇.〇〇九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听得见

  在宇宙“唱”响《东方红》的“神器”长什么样?
  几经找寻,新华社记者在北京航天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里找到了“东方红”乐音盒的“双胞胎”兄弟——备份乐音盒。
  这个小兄弟保存完好,金色外壳和“东方红”三个字锃亮发光。
  它的“孪生哥哥”是怎么“唱”《东方红》的呢?
  科研人员从火车站的钟声中受到启发,用电子线路模拟铝板琴演奏清晰悦耳的《东方红》乐曲。从“音键”的选择、调配,到所有元器件、材料和测试仪器,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 ■ ■ ■
  测控站将接收到的东方红一号卫星传回的音乐信号录制成磁带,专机送往北京,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广播。当年在发射东方红一号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量站任技师的侯同来说:“我专门跑到主机房去听卫星播送的《东方红》,觉着特自豪!”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看得见
  它飞得那么遥远,肉眼能看见么?
  东方红一号的外形为近似球体的72面体。尽管72面体的外形设计能使卫星在旋转时闪闪发光,但由于卫星直径只有1米,本体亮度只相当于六等星。
  聪明的中国人自有办法!七机部第八设计院(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专家们想出了“借箭显星”的妙招。
  长征一号第三级火箭跟卫星一起入轨,如果能找到火箭,就能找到东方红一号了。
  专家们做了一条聚酰亚胺绸“围裙”,把第三级火箭包起来,表面镀上铝。火箭随卫星入轨后,“围裙”撑开直径达4米。阳光照射下,亮度接近可观察的二等星。
  1970年4月25日晚8点29分,卫星飞经北京上空。
  大地沸腾了!在全国各地,人们激动地仰望着太空,仔细寻找着那颗中国星。许多4月24日这天出生的婴儿,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个名字——“卫星”。
  当时,我国对卫星飞经各国首都上空的时间进行了预报,以便各国观测,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
  东方红一号设计工作寿命20天。但它实际在太空中工作了28天。
  


  它的外形为近似球体,依靠银锌电池供电。“球形设计兼顾多方考虑。”曾担任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说:一是可使卫星有较大的结构利用空间;二是在平面上粘贴太阳能电池片比在曲面上粘贴更方便可靠。东方红一号采用自旋稳定方式,有利于降低能耗。
  “虽然早已停止工作,但东方红一号还在太空中飞行。”长征一号火箭轨道组组长李颐黎说。


上得去
  运载火箭进入空间的能力是探测和利用空间的前提与基础。长征一号标志着中国具备了进入空间的能力,标志着中国驶入了走向太空的“快速路”。
  虽然,东方红一号“小几岁”,但是把它送入太空的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也是“蛮拼”的。
  从托举各国第一颗卫星的质量记录看,长征一号“举重若轻”。来自长征系列火箭的摇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质量比前4个国家首颗卫星的质量总和还要多近30千克。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二级选用液体燃料,第三级采用固体火箭。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推力104吨。
  长征一号是怎样让东方红一号达到第一宇宙速度的?
  早在1958年,毛泽东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中国科学院开始了人造卫星的规划工作。“开始以为很快能搞成,随后发现条件不够,科技人员缺乏基础理论知识。”96岁还在坚持工作的王希季院士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1964年,中国相继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弹道式导弹、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一系列进展为发展人造卫星奠定了基础,卫星计划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周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原则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规划方案建议,确定整个卫星工程由国防科委负责组织协调,代号651。全国的人、财、物均为651开绿灯。”任务的行政负责人戚发轫院士回忆说。
  1965年,诞生于四川泸州的我国首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院所——七机部第四研究院北上搬迁到呼和浩特,扎根在内蒙古大青山脚下。现在,它属于中国航天科工六院。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参加了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研究、设计、试制、试验直至发射飞行全过程的陈克明清晰记得当年那段“压力山大”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6年11月29日,杨南生副院长向我和另外4名同事传达了七机部关于研制长征一号火箭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指示和要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杨副院长奔波在方圆十多公里的厂区,把骨干动员出来工作。”陈克明说。
  “正是第三级固体火箭在‘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一推,将中国人的首枚人造卫星提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实现绕地飞行。”王希季说。
  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取得的成绩,完全是靠自力更生得来的,没有外国援助,没有经过仿制的阶段。这是一个伟大的成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值得
  互联网时代的我们,难以想象当年为发射一颗卫星,要付出多么艰苦的计算。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退休老专家宋庆元的青春就是在为国之重器算、算、算中度过的。
  “单位只有一台计算机,大部分时候用手摇计算器。计算一个弹道耗时一个月。计算纸垒了一房间。我们不知道具体为什么算,但知道在为国家做很重要的事,所以夜以继日。”80岁的宋庆元女士说,自己21岁一毕业就进入国防科工领域。
  耄耋之年,那个“很拼”的年代的“很拼”生活时常在她脑海回放。她回忆,直到发射成功后,宋庆元才知道自己算的是中国首枚人造卫星轨道数据。
  “那一刻,觉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宋庆元说。

640 (1).webp (70).jpg (60.03 KB, 下载次数: 460)

640 (1).webp (70).jpg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