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美在南海斗争激烈 中国暴露四大软肋

[复制链接]
查看: 2829|回复: 0

5834

主题

6714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9167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3 04:39: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


图为3月4日,中国海军电子侦察船靠近监视进入南海海域的美国海军舰船。


  近期,美国在南海周边动作不断:与澳大利亚商讨部署战略轰炸机到达尔文港,与菲律宾签署有效期十年的军事基地开放合同……美国对华角力进入新阶段。

  就在本月初,中国隆重召开全国“两会”。在这特殊的时刻,美国全球霸权的象征、“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高调通过纷争不断的南海,巨无霸般的身躯在不平静的南海掀起了巨大的波涛,搅浑了碧蓝的海水,让世界的关注点再次集中到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博弈之上。

  航行自由还是横行自由?

  虽然美军航母战斗群驶过南海水域并没有违反国际法,但是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公然摆出这样的姿态,可谓是“横行自由”了。

  美国的“任性”和挑衅是要发出这样的信号:一是要借此向中国和世界表明,美国将坚决在南海地区捍卫所谓的“航行自由”;二是要借此显示“肌肉”,证明美国海军能够在海洋随心所欲,马汉的传人仍享有难以撼动的海上霸权;三是要向同中国处于紧张状态的国家或地区表明,美国将凭借军力优势帮助他们在与中国的争端或斗争中“出头”。

  去年“拉森”号驱逐舰闯入南海争议水域至今,中美两国在南海的角力进入新的阶段。概括来讲,美国对南海的政策,从之前有限介入、站台打气的“有我在”,已转变为带头挺进南海的“看我的”,下一步还将带头煽动其他非南海争端相关方“一起来”。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期,美国并没有把南海作为特别重要的战略关注区域,一般都是要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相关方保持协商渠道等套话,没有实质性干预动作。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不在亚太,亚太的热点也不在南海而在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另一方面,中国海空力量极为有限,台湾问题长期牵扯着中国战略谋划和军力部署,在南海的军事存在更是微乎其微,只有势单力孤的岛礁哨所或难堪任的老式战舰,以至于菲律宾、越南等小国就能在此嚣张跳梁。

  但是,如今该地区的战略态势正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军队发展势头迅猛,新式战舰战机不断服役,南海军力投射范围明显扩大,反介入作战体系日趋成熟,让美国感到长期独享的亚太海空优势正在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加速推行“再平衡”战略,美国不仅要建立围堵中国的外交战线,更必须能在军事部署上回击中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

  因此,强势介入南海争端大搞“炮舰外交”、不断抹黑中国国际形象、渲染中国军事威胁从而挑动周边国家或地区合斗中国,成为当前美国南海政策的重要内容。更何况阻挠中国在南海获取更大优势,也能阻挡中国军事力量“走出去”的步伐,削弱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

  近期,日本同菲律宾签署可为其提供二手自卫队飞机的协定,澳大利亚频频在南海开展巡逻侦察活动,印度与越南在争议水域开采石油,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受到美国在南海粗暴干预行动的鼓动而壮了胆。

  中美博弈的不对称性

  美国何以敢肆无忌惮地搅乱南海局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它看准了周边部分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猜疑。美国从来都闭口不谈中国为换取地区和平稳定的外交努力,也不谈中国在地区经贸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反而不断夸大中国在南海形成的军事威胁,目的就是要破坏周边安全稳定,给中国出更多、更大的难题。

  客观来讲,中国目前和美国之间的确存在着短期内无法消除的实力不对称,这种不对称必须成为制定对外战略、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依据。

  外交力量不对称。美国在该地区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样的传统盟友,还有菲律宾、印度这样国内存在对华不友好势力的小伙伴,再加上中国台湾地区政治风向的转变。

  军事实力不对称。中国军队与美军相比处于明显劣势,且美军及其盟友组成的军事同盟体系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更何况,中国国防和军队正处于关键的改革阶段,中美爆发哪怕是局部军事冲突,都将对中国推进整体战略带来消极的影响。

  战略弱点不对称。美国怕中国什么,中美贸易战、对美关闭中国市场?这些本都是合作共赢的领域,一损俱损。相反,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约翰·博尔顿近来就建议美国对中国打“台湾牌”,以此“要求中国放弃在南海的基地”。

  战略态势不对称。中国目前国内关注点的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海外关注点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倡议,这些宏伟战略构想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特别涉及国内政治稳定、对外贸易投资、国家间关系经营、海外战略支撑点建设等重大问题,战线长、难点多、挑战大。美国正是看到了中国当前所处的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局面,自认目前在亚太地区抓了一把不错的好牌,才会向中国不断施压,既要在国际上给中国难堪,也要给中国在南海“立规矩”。

  中国应对切不可中美国“下怀”

  中国崛起、民族复兴,这都是炎黄子孙共同期盼的“中国梦”,中国的整体国力的确上升到数百年来所未有的水平,并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但是,从历史经验来看,没有哪个大国的崛起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仅仅凭借几十年的发展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笔者认为当前中国必须要把握好四个力,即定力、实力、巧力和耐力,求得稳步实行国家大战略的可取之道。

  首先,大国博弈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自从十八大以来,中国高层不断强调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战略定力。什么是战略定力,就是处乱不慌,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放到国际政治领域来讲,就是要保持冷静头脑,稳妥应对危机,尤其不能凭一时之冲动,出昏招、庸招、错招,导致局部风险扩大为全局性、系统性危机,从而破坏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布局。

  南海问题极其复杂,短期内要想得到妥善解决是不可能的,外部势力借机生事的举动也必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一直在就领海主权争议提出建设性建议,并采取措施积极对接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而这些政策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阶段来赢得共识、促成互信。

  同时,面对外部军事介入,也必须冷静分析。比如,去年12月10日美国轰炸机飞入南海,美国国防部随后专门澄清是由于天气不佳才导致“误入”,并不是一次“航行自由行动”,今后将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此番美国也强调航母战斗群没有进入12海里。这些也可以看作美国对中国的试探仍然保持底线,并不希望发生军事冲突。对于进入南海的美舰队,中国海军也派出战舰进行跟随,这恐怕也将成为未来一个常态化模式,中美两国都不愿在南海发生军事碰撞,目前也是两国相互试探并建立游戏规则的过程。

  因此,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战略定力,就是要求我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切不可慌乱,尤其是不能按照美国期待的脚本行事。

  中国应在实力上升中觅契机

  其次,大国博弈归根到底是拼的是国家实力。

  3月8日,王毅外长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管辖南海诸岛,我们的先人在这里世代耕耘、辛勤劳作,我们比任何人都熟悉和热爱这个地方,比任何人都希望南海和平稳定、航行自由。在南海这个舞台上,曾经有过殖民侵略,有过非法侵占,现在又有人兴风作浪,还有人炫耀武力。但是就像潮水来了又退去一样,这些图谋最终都不会有结果。历史终将证明,谁只是匆匆过客,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媒体评论王毅的话硬气、霸气,而能让外交部长有底气说这样的话,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不管是建造航空母舰和先进战机、导弹,还是实施岛礁改造工程,依靠的都是国家实力以及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国家自信。中国今天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世界上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军事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所有这一切都为中国推进国家整体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从长远来看,特别是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国在南海的实力优势将稳步扩大——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外交影响力——并可能随之觅得稳定南海争端的新契机。

  美国若要为南海与中国走向对抗,也是风险极高的抉择。美国专栏作家约翰.格拉泽曾提出,美国放弃帝国思维是避免中美对抗或新冷战的关键,而制衡中国是一项耗资昂贵且冒险的战略,是一项对确保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没有必要的战略。

  诚然,中国当前的国家实力决定了美国如要推行遏制战略必须付出巨大甚至无法承担的成本代价。美国面对的不是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这样的国家,而是具有完备军力体系和雄厚战争工业基础的大国,即便美国将持续享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中美爆发激烈军事冲突的代价必然也不是美国能够坦然承受的。

  灵活的纵横之策应对美国围堵

  再者,大国博弈需要灵活高超的巧力。

  国内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舆论中一直存在着激进强硬的话语,图一己之快,逞一时之强,无全局之瞻,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华数千年智慧的背弃。中美关系中的对抗性因素虽然在增加,但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也还存在合作基础。美国虽然处心积虑拉拢周边国家围堵中国,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仍然有拓展深化的空间。即便对美国硬实力忌惮、对软实力推崇,大部分亚洲国家并不会因此就此把美国看作救世主和国际楷模,“一边倒”地投向美国的再平衡战略,甚至对其存在警惕与怀疑。比如东盟数次在南海争端上没按美国期待的那样走向与中国的尖锐对立,就是一个例子。

  与此同时,只要策略得当,中国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会逐步增长。必须谨记的是,僵硬的政策只会导致对外战略丧失应有的弹性空间,灵活的纵横之策才能在复杂多边的环境中游刃有余,尤其应抓住中国和周边国家发展经济、寻求稳定的这一共识,抵消美国急于构建反华同盟阵营的努力。

  最后,大国博弈还需要超强的耐力。

  西方有句谚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成就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非一日之功,国家间博弈需要持久耐力和能经受挫折的耐心。秦国从成为周朝的诸侯国,成长为战国七雄直至横扫六合,历经500余年,期间经历了国运起伏、强敌环绕甚至危在旦夕,倘若没有秦人不懈的奋发和不易的坚韧,是绝不可能后来居上的。

  美国建国之后30余年,还曾遭受首都华盛顿沦陷之耻,直至20世纪前仍忧心欧洲列强对美洲的军事威胁,如今却是史无前例的超级大国。《战国策》里说,“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尽管中国现在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明显增强,但是容不得我们松懈麻痹。国家间的博弈较量,往往需要的是耐力,这种耐力既包括国家保持长期发展的持续动力,也包括国家在挫折起伏面前的忍耐,更包括怀着对未来信心的一种坚持。

  倘若把中美之间的较量比作两位武林高手的比拼,不禁让人想起金庸老先生描写的《九阳神功》心法:“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放到中国当今所处的地位与环境,不也正是一样的境况吗?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