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知多少?18000个!
关于姓氏最为人所知的是《百家姓》,而“百家”仅是个通俗的总称,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不止百个姓,那问题再进一步,中国大约有多少种姓氏呢?
现今存在最早出版的《百家姓》据考查是在元朝时期出版,书中的内容根据汉人的汉字和蒙古的语音、笔划相对应而成的。但有历史学家指出,书的编写时间并不是在元朝,应该是更早的宋朝时期,在杭州的一名教书先生所编写的,这名教收先生为了让上私塾的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关于这方面的课本内容而编写的。
《百家姓》名不副实,并不是只记录了一百个姓,“百家”一词并非确称,而是泛指。《百家姓》因为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故而所记姓氏数目不同。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最后是百家姓终,即百家姓完结篇,共有472个字。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随着姓氏的产生,古代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有关姓氏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如东汉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应劭的《风俗通义.姓氏篇》、唐代官修的《氏族志》、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明代吴沈等的《千家姓》等书籍,这些都为今天的姓氏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资料。根据这些书籍记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一万个之多。
现在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姓氏研究,不断有新的说法问世。据《半月谈》报道:“中华民族的姓氏多达11939个”;《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有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有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
12个皇族血统姓氏,有你的吗?
张
张姓出于姬姓,祖根在河南濮阳,始祖是挥。黄帝第五子青阳之子挥,任弓正之职,制弓矢,被赐姓张。其活动地点在当时都城,即今河南濮阳县。还有一支张姓,系晋国解张之后。解张,字张侯,以字命氏。这支张氏世仕晋,后又仕韩,再仕郑,一直在河南境内发展。
王
王姓之源可分为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和妫姓之王。子姓之王产生最早,始祖为比干,祖根在河南卫辉。商纣王的叔父比干直谏被杀,葬于汲郡(今河南卫辉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孙以王为氏。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之后、东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东周考王弟姬揭之后等三支,其中第二、第三支源出河南洛阳。妫姓之王为陈国公子完之后。陈国公子完避难奔齐,改姓田氏。田齐灭于秦后,王室子孙一部分改姓王氏。
李
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是嬴姓颛顼的后裔。颛顼高阳氏的后裔皋陶在尧舜时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之职,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犯谏触怒了纣王,得罪而死,其子理利贞为避难逃至伏牛山区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保全性命。为感谢“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为李氏,后定居于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不断发展繁衍。据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道家的创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即是李(理)利贞的11世孙。
刘
刘姓之源有三:其一出自祁姓,始祖为刘累,祖根在河南鲁山。帝尧裔孙刘累被夏王孔甲封为御龙氏,后刘累隐于鲁山,后代以刘为姓,此为刘姓主源。其二出自姬姓,也源于河南。春秋时期,周匡王姬班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号刘康公,其后以刘为姓。其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鲜卑族的独孤氏为刘氏。这支刘姓也源于河南。
杨
杨氏出自姬姓,有以国为氏和以邑为氏两个来源,均出自山西洪洞。西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在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成为姬姓侯国,春秋时为晋国所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肸是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贤臣,字叔向,任晋国大夫。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也姓杨。在杨姓的发展过程中,也融入了其他的支脉,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魏晋南北朝时,氐族有杨氏;北魏时,莫胡庐氏改为杨氏;历史上西突厥别种沙陀部族中有杨氏。
陈
陈姓祖根在河南淮阳,始祖妫满。西周初年,虞舜后裔妫满被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其子孙有的以国为氏,姓陈。陈国共传20世、26王,其间陈国公子完曾避难奔齐,改姓田。数代后取得齐国政权。田齐政权灭于秦后,齐王田建第三子田轸迁至颍川(今河南长葛市),恢复陈姓,所以有的陈姓人奉陈轸为始祖。另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为单姓陈。
黄
黄姓的主源有两支,均系以国为氏:一支出于金天氏少昊。传说上古时少昊的裔孙台骀,任水官之职,帝颛顼在位时,被封在汾水(在今山西省汾水流域),成为汾水中的水神。台骀的子孙后来分别建立了沈、黄等几个小国。其中的黄国在春秋时为晋所灭,黄国的子孙以国为姓,奉台骀为黄姓始祖。另外一支出于嬴姓伯益。伯益在虞舜时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相传伯益的后裔有14支,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在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公元前648年,黄国为楚所灭,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姓黄。有的姓氏书中说这支黄姓是陆终的后代。陆终也是嬴姓,陆终的后代,受封于黄(今河南潢川县西),公元前648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查考古书,伯益是颛顼的玄孙,陆终也是颛顼的玄孙。因此,无论这支黄姓出于伯益还是出于陆终,都是帝颛顼的后代,属以国为氏之姓。
赵
赵氏出自嬴姓,远祖是伯益。伯益是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在虞舜时为东夷部落的首领,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赵姓的得姓始祖是伯益的9世孙造父,造父是西周著名的驾车驭马的能手,曾在桃林(今河南灵宝市)一带得到8匹骏马献给周穆王而受到穆王信任,经常一块外出游玩。一次,车队行至昆仑丘,见到西王母,乐不知返,正在此时得到徐国(今江苏泗洪县南)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值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及时赶到都城召集人马前往平叛,迅速平定了叛乱。周穆王以造父的功勋而将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造父,造父以封地命名为赵氏。
周
周姓是一个来源纷杂的姓氏,主要源出以下几支:其一,黄帝时周昌的后代。其二,商代太史周任的后代。其三,后稷的后代。由于周昌、周任的世系已不可考,因此一些姓氏书中把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代,把周文王奉为周姓始祖。文王为姬姓,而姬姓的始祖则是后稷。后稷(名弃)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帝舜时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别姓姬氏,是周族的开创者。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自邰迁至岐山下的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即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了西周。西周传12王,至东周平王时,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市)。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河南汝南县),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化为周氏。周庄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另立公子克,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为周氏。公元前256年,周朝为秦所灭,周赧王被废为庶人,迁到惮狐(今河南临汝市西北)。当地人称其为周家,他们遂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其四,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期代北地区的普乃氏、贺鲁氏,北周时的普屯氏后来都改为周氏。其五,姬姓所改。唐朝先天年间,姬姓为避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姓周。
吴
吴姓在得姓方式上属于以国为氏,开氏始祖是姬姓吴国的建立者太伯。太伯是商代末年周族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他为了给聪明能干的三弟季历让位,而与二弟仲雍一起以采药为名逃到了长江三角洲的苏州一带建立了吴国。太伯没有子女,今日吴姓都是仲雍的血脉。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吴王阖闾曾一度攻破楚国。其子夫差乘胜北上与齐争霸,后因不听劝谏败于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亡国。吴国王族子孙为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吴氏。此外,吴姓还有其他来源:一支出自炎帝时的臣僚吴权;一支出自吴贺,相传吴贺是夏代少康时的神箭手,曾与后羿比试箭法;一支出自虞舜之后,舜的儿子商均被封于虞(今河南虞城县),舜或商均的后代有人以虞为姓,由于上古时期“虞”字多写作“吴”,因此虞舜的后代中也有人以吴为姓。
徐
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裔,属以国为氏之姓。古代东夷族有一个分支叫徐夷,或称徐方,在今淮河中下游一带活动,据说是伯益的后裔。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氏。伯益有个儿子叫若木,夏代时被封于徐(今江苏泗洪县及安徽泗县一带),至西周穆王时出了一位著名的君王徐若偃,史称徐偃王。徐若偃以仁义著称,曾在挖河时得到一副红色弓箭,遂起代周天子而王天下的野心,率三十六国诸侯起兵反周。时周穆王正在西王母那里做客,闻听消息后由造父驾车从昆仑丘驰返镐京,遣使令楚国前往讨伐。战争使民众生灵涂炭,徐偃王心有不忍,罢兵弃国,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附近的深山老林中。周穆王知道当地人怀念徐偃王,遂以偃的儿子宗为徐子(即子爵),继续管理徐国。传至宗的11世孙章禹时,吴国于公元前512年出兵伐徐,引水灌徐国都城,灭掉了徐国。亡国后的徐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即徐氏。
孙
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分别出自姬姓、芈姓和妫姓。西周初年,武王姬发封其同母弟康叔于卫(今河南淇县)。卫康叔的8世孙卫武公有个儿子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孙氏。此为姬姓之孙。春秋初期,楚国王族、名相孙叔敖(芈氏,名敖,字孙叔),刚正清廉,死后其子生活困难。楚庄王听说后把寝丘(今河南沈丘县西南)的一块地赐给孙叔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以父字为姓,奉孙叔敖为孙姓始祖。因楚国的祖先为芈姓,故称此支孙氏为芈姓之孙。妫姓之孙出自春秋时齐景公的大夫陈无宇。他是从陈国逃到齐国的陈公子完的4世孙。无宇之子书,字子占,因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封于乐安(今山东博兴县)。后因乱,孙书之孙孙武逃到吴国为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即孙武所著。孙武的后代孙膑也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
朱
帝舜时有大臣朱虎,但朱虎无世系可考,所以一般认为朱氏出自曹姓,是由邾氏去邑而形成的。颛顼帝的玄孙陆终有6个儿子,第5子名安,为曹姓。西周初年,武王封安的裔孙曹挟于邾(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南陬村),建立邾国,又称邹国。战国中期,邾国为楚所灭,邾国王族以邾为氏,后又去掉偏旁“邑”成为朱氏;另外,还有一支朱氏,系由少数民族所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进行汉化改革,鲜卑族的渴浊浑氏、可朱浑氏被改为朱氏。
各省第1大姓——中国姓氏势力地图
如果按照姓氏划分势力,陈林黄郑将占据台湾、福建、两广,张王李刘则盘踞华东、东北,西南多数省份被李家夺取。
中国人的姓往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有时,能从中猜出他的籍贯。比如“林”,见到一个姓“林”的中国人,很多人都会猜测他是福建人;“黄”,很可能是广东/广西人。
这样的猜测有着统计数据支撑——中国林姓人口中57%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这三省中又以福建的林姓占比最高。
林姓的分布图
福建有句俗话: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排满街,可见有多么常见。福建省会福州,“林”贵为福州第一大姓,户籍人口中共有970138人姓林,占总人口的16.08%。而陈姓也不甘落后,以15.78%排行老二。两姓相加即已占到福州近三分之一人口。如果加上黄郑以及第五大姓王,可占总人口46.06%。
中国的不同地区,占优势的姓氏不同。总体而言,以中原地区较为多样,相对统一。各边缘省区,则各有优势明显的特色大姓。
回到福建的例子。“陈林黄郑”,只有陈、黄属全国性的大姓。但陈姓全国排名也不过第5位,约占总人口5%不到,黄姓位列全国第8,林姓则不过是第16大姓,郑姓更是排位在20名以后。
和福建一样,不少地区的优势大姓,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占优。尤其是南方地区。
Andrew Stokols发布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中国姓氏图与中国姓氏地图
而全国范围内最主要的姓氏,也存在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以王、黄为例。众所周知,王姓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大姓,有统计认为乃全国第一姓氏。
北方范围内,王姓毫无争议占优,它是华北和东北16个省区的第一大姓。东北的吉林(11.0%)和辽宁(10.7%),王姓更是能占到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王姓在北方的巨大优势,保证了它在全国统计中的地位。
到了南方,王姓的势力明显衰落。与之相比,在华北和东北则明显落后的黄性,开始占优。
黄姓贵为广西第一大姓,占人口7.62%。在广东也有6.94%,是广东第二大姓。在这些地方,黄姓的势力远远超过王姓。
广东人口基数庞大,广东黄姓人口占全国黄姓的21.65%。粤桂闽湘川赣六省区的黄姓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60.75%。这些南方省份共同发力,将黄姓挤入全国十大姓。
为什么姓氏的分布有如此明显的区域差别?这些当地大姓是如何在各地崭露头角,攻城掠池的?
当然,这和姓氏的起源地区不同相关。每个姓氏都有祖先的传说,至今,姓氏总数尚无精确统计,其数量有说是4000多的,也有说是5730的,甚至有认为超过10000个的。一个个考证其起源发展的传说、历史难以操作,也并不能解释总体的现象。
中国姓氏总量的绝大多数为罕见姓氏。大姓数量非常有限且高度集中,它们能获得优势地位,和迁徙过程、社会地位等等因素有关。
奠基者效应的影响
除了入赘、改姓等特殊情况外,中国姓总体而言由父系传承,因此,姓氏的传递也遵循基因传递的一些规律。
《李王张刘陈姓为什么那么多》一文中曾提及,由于概率关系,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姓氏在代际传递时会逐渐减少——在妇女生育两个孩子的情况下,最终会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姓氏逃过绝嗣的命运而保留下来。因为其他姓氏的衰亡,剩下的姓氏就自然成为当地大姓。
因此,传统中国社会跨地区人员流动较小,不同地区最终发展壮大的姓氏略有不同,形成了初步的姓氏势力地图。
然而,现实毕竟不能简化为纯粹的概率事件,不少其他因素也左右了一个地区姓氏竞争的状况。
如“奠基者效应”。这是基因传递的一条重要规律,即当一个种群中的部分个体由于种种原因和原来的种群隔离,形成新种群时,其内部的基因多样性往往会降低。
举例来说,假如原始种群内有五个不相关个体,甲乙丙丁戊,其中的两位:丙、丁,离开原有种群,到新的地方发展新种群,则这个新种群中就只有丙丁的基因了,而缺乏另外三个个体的,其多样性自然会降低。反映到姓氏上,就往往会出现少数几种姓氏独大的现象。
最经典的奠基者效应莫过于法国殖民魁北克。在1608-1760年长达150多年的殖民史中,只有8500名左右法国殖民者迁居魁北克并结婚生育。1760年,英国占领魁北克,法国移民几乎停止。但是由于魁北克居民的高生育率,魁北克的法裔人口迅速膨胀,现今魁北克八百万居民六百万母语是法语,其中绝大多数是法裔。
魁北克的奠基者效应尤其明显,其姓氏分布和法国大相径庭,且相当集中。其第一大姓Tremblay在法国本是排行1000名以后的小姓,在魁北克能占1%以上人口,第二大姓Gagnon和第三大姓Roy分别也占人口0.79%和0.75%。相比而言,法国本土最大的姓Martin占总人口比例连0.5%都不到,第二大姓Bernard和第三大姓Dubois则连人口0.2%都没有
各个时期魁北克排名前15的姓氏
中国没有像魁北克这样和本土隔离了数百年的殖民地,但福建林姓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奠基者效应。
福建的林氏自称源自中原。一般认为源出春秋时期周平王姬宜臼的小儿子姬开。西晋末年,中原汉人大举南下,是为“衣冠南渡”。林姓跟随众多中原移民进入福建,当时入闽的主要姓氏有林、陈、黄、郑、詹、丘、何、胡,史称“八姓入闽”。
八姓入闽的真实时间段尚存疑问,但无论如何,衣冠南渡后,它产生了奠基者效应,八姓中前四姓林、陈、黄、郑,在福建这块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取得优势,导致福州地区的姓氏惊人地集中。
不过,奠基者效应不能套用于中国其他地区。如黑龙江省十大姓,王、张、李、刘、赵、孙、杨、陈、于、徐,与其主要移民山东省十大姓王、张、李、刘、孙、赵、杨、陈、徐、马相比,基本重合,排序也几乎一致。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山东向黑龙江的移民时间短,分化还不明显,另一方面,“闯关东”的人数巨大——仅在1927-1929年,官方统计山东流入东北的移民就分别有716621、603870、567809——如此巨量的移民,奠基者效应比起福建自是弱得多了。只是山东的部分地方性罕见姓氏,如上“彡”下“且”、昃等可能在黑龙江变得少见,或消失。
江浙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和福建一样,江浙自古就是接收北方移民的重要地区。不同的是,江浙距离中原距离更近,更加容易通达,经济也更为发达。因此来自各地移民持续不断进入,移民时间、地域跨度更大,这导致江浙——尤其是江浙北部——奠基者效应远远没有福建明显。
杭州排行前五的大姓分别是王、陈、张、徐、李,基本都是全国大姓。杭州的姓氏集中度也相当低,第一大姓王姓不过占人口4.8%、陈姓4.5%、张姓3.2%、徐姓2.9%、李姓2.6%。五大姓相加还不到五分之一,与福州五个大姓占去一半截然不同。
地方家族的势力
姓氏依附于家族存在,占据巨大优势的姓,往往有尤其有利的因素使得该姓家族人丁兴旺。
曲阜的孔氏就是一例。孔氏在全国乃至全山东,都不算大姓。但在曲阜,孔子直系后代衍圣公家族备受优待,有着更多的财力精力投身于繁殖后代。天长日久,曲阜的孔氏相对当地其他姓氏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优势,导致孔姓成为曲阜的第一大姓。
更有趣的是“改姓”。中国的老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但是在强大的现实利益下,改姓为当地豪族也并不罕见。
仍以曲阜孔氏为例,进入曲阜孔府的仆役无论原本姓,一般都跟着改姓孔。现存曲阜孔氏的族谱中,最晚共祖是中古时代的,但根据《曲阜地区孔姓人群17个Y-STR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曲阜孔氏Y染单倍群C3(46.06%)和Q1a1(27.01%)均高频——这意味着曲阜现今的孔氏中,相当部分为攀附孔子从而获得朝廷优待的后裔。
孔姓Y染色体单倍群频率
外家改姓,是中国的常见现象。不少全国大姓都通过这种方式吸纳了新的成员,壮大势力。尤其是其他民族汉化,起汉名时,最近的例子是满族、蒙古族民众转用汉姓“张”“郭”等,壮大了这两姓在北方地区的势力。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唐朝安史之乱后大批来自康国(今撒马尔罕)的粟特人谎称自己是江南会稽山阴著姓康氏,导致了会稽康氏大部分反而在北方的滑稽局面;贵为李唐国姓的“李”姓,则吸纳了大量千奇百怪的成员,从安国(今布哈拉)的粟特人,到于阗的胡人,再到漠北的突厥人、以及西夏党项人和西南诸多民族,都在唐朝及其后大批采用李姓,乃至冒称是李唐皇室的亲戚。
然而,影响最深远的恐怕还是北方穆斯林普遍使用马姓。伊斯兰文化本不用姓,迁居中国的回回往往以名取音近的姓。穆斯林最常见的名字穆罕默德(Mohammad)中ma,最容易让人联想到汉族已有的马姓,因此特别受回族欢迎。在大批用了马姓的回族的支撑下,马姓在北方的势力不可小觑,其在青海、甘肃以及宁夏分别占人口2.62%、2.57%和2.09%。而在京津冀疆陕晋豫蒙鲁占全省人口的比例也都超过1.5%。回族在马姓中占比之高以致北方姓马人士往往会被当成回民。
马姓在中国的分布
到了今天,人口流动的速度、规模都远远超过之前,地方家族的影响力逐步降低,那些导致姓氏地方割据的因素都在减弱。
在可预见的将来,地方著姓的优势会越来越低,而全国姓的大姓,如李王张刘陈则有望继续扩大优势。说不定,这五个姓中会有一个在中国取得超然地位,正如越南占全国四成人口的阮姓那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