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冷落俄罗斯 中英出手参与调查坠机事件(图)

[复制链接]
查看: 2792|回复: 0

5834

主题

6714

帖子

22万

积分

管理员

网站创始人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9167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荣誉管理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1 05:42: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综合媒体报道,俄罗斯军方在12月18日向14国发出邀请,参与调查此前在叙利亚被击毁的“Su-24”黑匣子。但截至19日,只有中英两国专家敢于回应莫斯科邀请,准备见证解读进程,余下十二国则先后拒绝。


俄罗斯希望大国能参与调查黑匣子,但置身事外者居多


此前,在分析俄罗斯坠毁于埃及客机的黑匣子的进程中,也有部分美国专家参与其中。在本次俄方邀请14国共同见证时,也有迹象包括其他欧洲大国。而伴随着中、英最终的同意,这恐怕就已经证明在叙利亚、中东等一系列问题上,相比站在另一侧的美国,愿意参与其间的国家并不多:除去长袖善舞,惯于制造中立,为自己营造空间的英国,恐怕就是逐渐开始和俄罗斯站在同一阵营的中国。这两个国家参与行动的目的和动机虽然彼此不同,但却还是形成了相似的效果。相比之下,其他国家恐怕就不该置身事外。

俄罗斯需要见证人

俄罗斯战机在11月24日被土耳其击落后,这一事件的始末已经让不少分析人士读出“阴谋”的意味:根据土军在24日晚些时候公布的雷达记录,土耳其战斗机几乎是对俄轰炸机采取了守株待兔般的埋伏。加之土耳其也时常以北约成员国的集体自卫权为护身符,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政府的背后究竟还有哪些角色也就变得混乱起来。

在这一点上,俄罗斯的意图也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普京(Vladimir Putin)政府希望在一个合适的场合把此次坠机事件的始末公之于众。以至于12月8日,俄防长绍伊古(Sergey Shoygu)在被土耳其击落的“Su-24”黑匣子找到后曾面呈普京,普京便指示他暂时不要打开,并表示“只与外国专家共同开启,仔细记录下一切。”

但是,当俄罗斯准备把坠机事件的阴谋公之于众时,这一尝试就显出了一种介乎无助的局面:俄罗斯空天部队副总司令18日已向记者表示,中英专家同意参与“Su-24”轰炸机被土耳其战机击落事件调查,俄罗斯一共向14个国家发出了邀请,只有中英接受。尽管部分媒体也称有“美国相关人士”参与调查,但俄方也表示,相对于中、英专家,参与会场见证解读的美国人士仅仅具备“美国公民”身份。这一现状也显出了试图置身事外的国家恐怕真的不在少数。

必须承认,在这场解读过程中,俄罗斯得到的数据并不完整:负责解密黑匣子的俄武装力量航空飞行安全局专家表示,飞机被导弹击中尾部,对黑匣子也造成影响,其外部8个部分中有3个受到损坏,数据可能有部分遗失。但是,利用解读得到的第一批数据,俄方至少可以通过解读证明俄战机机尾遭土耳其F-16歼击机发射的“空对空”导弹击中而坠落这一现状。俄方只想利用掌握的所有必要的证据材料,证明战机不曾侵犯土耳其领空。而这一点正是俄方即便遭遇12国专家拒绝还是想向全世界公开的核心内容。伴随着解密数据已计划于21日公布,这也意味着有没有专家参与,俄罗斯都会把相关细节彻底披露的。

积极出手与置身事外

当然,伴随着中、英两国的加入,俄罗斯打开黑匣子的进程终于不那么孤单了。相比有着默契的中俄,英国的介入就显得突出:就在12月9日时,卡梅伦首相还一度拒绝。但是,伦敦最终还是选择介入。这恐怕就和英国希望更深度地干预中东局势有关。毕竟,英国在2015年上半年开始就施展外交手腕,体现欧洲与美国的差异,这一点早在“亚投行”风波期间就有所表现。当欧洲要在中东打击“伊斯兰国”(ISIS)时,这一点就更为明显。

此外,相比已经派兵的德国和法国,英国与美国可能有着更大的缓冲余地。有分析认为,德国之所以不接受邀请,原因是这件事上想尽量保持一个较为中立的态度,同时德国还想利用土耳其的军事基地;法国不接受邀请是因为法国已经比较靠近俄罗斯,不想再进一步加深以开罪美国。相比之下,当英国具备和美国的回旋余地,且欧洲大国之外仅剩中国参与时,英国的加入更可以成为西方国家的有效代表,体现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身份。

而就中国来说,他的介入固然在情理之中,但也有着些其他的考量。的确,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在这种事互相照应很正常,毕竟目前中国在中东的态度上是中立的。此外,中国还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资格扮演这样的角色。当北京没有过多涉入中东利害问题的情况下,这种问题也比较适合中国参与。不可否认,中国外交部曾经表示在叙利亚问题上支持俄罗斯的立场,但这也是因为俄罗斯的“在联合国框架下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立场和中国并不矛盾。

事实上,环顾2011年以来中国在叙利亚的身份,可以发现北京并未在叙利亚问题上选边站队,而一直坚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原则,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除了与阿萨德政府保持接触以外,中国政府也一直与叙利亚几个主要的反对派保持接触。这样一来,就给了中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公正身份。

于是,当英国带着目的介入,而中国也可以再次凸显自己的公正时,俄罗斯对黑匣子的解读就展开了。在这场俄罗斯不需要外人参加也可以完成的活动中,两个大国的积极参与也显出了其他大国的置身事外。

服务华人社会,打造交流平台,架设中巴新友谊金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图文
精华帖子
热门图文

  ©CopyRight 2016 巴新中文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1023911号-1  技术支持:金纯.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