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中日两国可说凡事都有一番争斗,最新的事例是,中国已经对日本的安倍晋三发出邀请,邀请他9月3日来华参加胜利日阅兵。对于这一邀请,媒体普遍将其解读为中日斗法;围绕这一邀请,日本上下挖空心思地做别样文章。这一切无不说明,中日彼此之间的对立与相互算计发展到了何种程度。这一切无不说明,中日彼此之间的对立与相互算计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的确,现如今中日能够合作的领域及项目几乎已经消蚀殆尽、渐趋归零,对抗广泛而深刻,来自日本消息都是日本怎样牵制中国。在点上来说,正在争斗的地方有钓鱼岛、南海、缅甸等;在面上来说,中日之间的较量已经从太平洋扩展到印度洋,甚至连遥远的非洲都成了日本牵制中国的舞台。综合而言,可以概括出如下两个特点:
一是全面全方位。
全面就是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从历史到现实;全方位就是东西南北中,一切领域一切问题日本都必要考虑如何牵制中国。于是,举凡日本在东南亚、南亚、南太平洋乃至印度洋的一切活动,无不以遏制中国为念,甚至还妄想与俄罗斯实现某种程度的联手来制约中国。
二是日本主动积极。
举凡中日之间的一切争端争斗,无一不是日本主动挑起而中国被动应付。针对中国,日本上下可谓专心致志、全力以赴,用心的执着,谋划之深远,总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是日本的一贯的作风,历史上就是这样。这并不是说在日本没有主张对华友好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影响不了日本的整体战略趋向,就像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主张对华友好的声音无济于事一样。
说的这里,任何人都不免发出这样的疑问,日本为什么要这样做,它究竟要干什么呢?搞清楚日本究竟为什么总是要与中国争斗,它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应该说,对日本而言,这是其民族特性之使然,是其必由之路,也是其战略宿命。这是因为:
其一,这是日本战略成长的必由之路
日本必须冲出本岛才能摆脱岛国固有的根性与弱性,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大国,这是日本得天独具的自然背景,否则,局促于几个不大不小的孤岛荒岛之上,大和民族充其量就是一个大号的马尔代夫或者毛里求斯。如果居岛之民乐天知命的话,倒也不失为世外桃源,但大和民族恰恰不是一个安分不守己的种族,总有向外打出去的强烈欲望,在这一强烈欲望的推动下,千百年来日本总要涌起一波又一波的对外扩张冲动,而在日本对外扩张的路径中,迎头相撞的就是中国,中日之间几乎没有战略缓冲与中间地带,可怜的琉球及朝鲜半岛根本不成其为日本的羁绊,只要日本一迈开脚步,几乎立即就与中国发生相撞。基于这样的地缘战略格局,决定日本只有打败中国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立足亚洲争衡世界。正因为如此,所以历史上日本屡次对外扩张无不以中国为首当其冲的目标。现在,日本要实现历史上再一次的战略大国路线,而这个路线不可能是别的路线,只能是再次把战靴踩向中国的路线。
其二,只有和中国竞争搏斗,才能彰显日本的地位与价值
日本历来是一个恃强凌弱的国度,恃强的本性决定攀附战略从来都是日本的基本国策,当年明治维新以后福泽渝吉等人提出的脱亚入欧,一个核心的目标是攀附英国,以日英同盟为战略靠山。当年正是在大英帝国的支撑下,日本先后赢得了对清与对俄战争的胜利。现在日本所攀附的是当代霸权美国,一句“日美同盟是日本的安全基石”饱涵极其深刻的战略内涵。但是,仅仅有这样的同盟框架不行,还需日本自己做出努力表现出能力与价值,如此这般才能体现日本在整个霸权体系中地位与作用。笔者认为,在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的战略大背景下,美国需要释放日本的战略潜能来对付中国,日本要通过对抗中国展现自己的地位与作用,实现自身的战略成长。因此,美日之间正互相借重、互相利用,本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共同把日本重新推上对外扩张的老路上来。
所以,现如今的中日之争,一方面是日本固有秉性之使然,是历史的一种延续,同时也与全球范围的大国战略斗争密切关联。中日斗争不过是全球战略地位与秩序斗争的一部分,也是中美战略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如今日本扯起了一块遮羞布,这块遮羞布就是中国扩张威胁论,其实,中国任何时候都没有挑战日本,历史上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而中日之间的一切争斗,完全都是日本挑起来的,只不过日本总是极度虚伪地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过去这样打扮,现在依然还在这般打扮。
由此可以判断日本所追求的战略目标:
近期目标:依托日美同盟,以中国威胁为借口、为契机,突出在军事上发展壮大,推动日本成为西方世界除美国以外的第二个战略大国;
中期目标:在日美同盟的框架下,充当美国霸权的亚洲代理人,代表美国领导亚洲并负责亚太地区的秩序安排;
远期目标:美国衰落,全球进入新战国时代,日本重新成为世界一极;
可以肯定地说,日本的战略企图美国不可能完全摸透,安倍及其所代表的新右翼军国主义集团表面上卑躬地向美国输诚,与此同时,他们暗地里一定还构画了不为美国所知的许多大阴谋,这些阴暗的东西,也许只能在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以后才可大白天下。
基于这样的判断,那么中日之争的性质也就明白无误了。
第一,中日之争历来是国运和命运之争
历史的规律是,日本强则中国必遭殃,中国强则日本必局促海隅而不能越雷池之一步,一个在战略上强大起来的日本是中国的心腹大患,中日之争表面上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纠纷与争端,但实质上则是国运与民族命运之争,中日两国难逃始终难以摆脱两强不并立、汉贼难两存的历史宿命。要么中国领导日本,要么日本压垮中国,二者必居其一。有关中日关系任何美好的祷祝与想往,充其量也只能作为大脑中的幻景而存在。
第二,中日之争必然持久化、激烈化
细究起来,中日之间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纠纷与争端,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争端与纠纷都是日本方面人为地制造出来的,只不过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需要,所以各个时期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而已。现在也是这样,表面上看,中日之间除了钓鱼岛之外,其它再无多少争议,但实际上将有永远有解决不完的冲突与对峙。因为日本的新军国主义集团出于战略需要,必将不断寻衅滋事,不断挑起与中国的冲突,将对中国步步进逼、毫不留情。任何人都可以设想一下,就算中国将钓鱼岛交于日本又怎样呢?日本吞并钓鱼岛后还要觊觎台湾岛,吞并台湾之后还梦想攫取东北,攫取东北之后还要割裂华北,割裂华北之后还要肢解中国更深远的内陆,就算实现了石原莞尔计划,把中国大卸八块,日本也还要纵横其中,上下其手,总之,不可能有完结的那一天。
基于这样的历史轨迹与战略逻辑,所以中国有必要在中日之争中确定自己的战略总企划,明确对日战略目标。当然,最终的目标依然还是中日友好,但这一友好目标只能通过不断的打与斗而实现,不可能有别的途径。只有打败日本,才能实现中日友好,这应该成为中国对中日关系最基本的判断。
既然这样,面对日本持久不已的进攻与挑衅,中国应该如何回应这种斗争,围绕怎样的目标而努力呢?
本着在中日之争中争取主动、避免为日本所制,特别不能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起见,中国必须在宏观上做到以下两点:
其一,要把中日斗争作为中美斗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谋划
现如今日本是美国霸权统治下的日本,在战略步骤上日本对美国亦步亦趋。尽管从长久的历史未来看,日本不安分的天性决定这个国家必将反噬美国,但那是遥远的未来。在可见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将甘做美国最忠实的战略走狗,并且还将是最得力的干将。因此,在中国的对美斗争中,有相当部分是对日斗争的内容,中国的对日斗争不过是对霸权总体斗争的一部分,中美斗争决定中日斗争,只要存在中美斗争,中日斗争就不可避免,中美斗争激化,中日斗争随之激化;中美斗争暂缓,中日斗争暂缓,二者有紧密的对应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放弃可以中日和解,和平共处的幻想,更不应该有联日制美的天方夜谭。曾几何时,很多中国人都萌生了中日永久和平的梦幻,一句“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口号就是鲜明的写照。更滑稽的是,国内居然还有人曾经涌起过中日战略联合的梦幻,说什么中日联手主导亚洲,而亚洲主导世界。这就更加不着边际了。也许,正是因为总有人对日本存在这种或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中国才在中日历史关系的长河中屡屡犯错,吃尽了日本侵略的苦头。
现在,美日抱团联手打压中国,这个团伙正在向更大规模滚动,但核心与骨干将始终是美日两国,中国面对美日两家,有一个先后缓急的战略处理问题。有人说,只要打垮美国,日本不足为虑,这话当然正确,但却是无用的废话。事实上,美日在中国面前,美国譬如一座大山,而山前有条河,这条河譬如日本,想要登山,必先过河;如果河都没过去就妄想登山,那就是做梦了。中国要在战略打垮美国,必先在战略上打垮日本,如果连日本都无可奈何对付不了,想战略上拿下美国,根本没有可能。所以,在对美斗争的策略上,中国要有一个“先日后美”的系统规划或战略路线图。可以直白的说,当前及今后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的对美斗争,重点既不是菲律宾,更不是越南,而是日本。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绝不能让日本在钓鱼岛得手,这完全不是一个孤岛的得失问题,其战略裂变效应实在是骇人听闻。
其二,要准备好一场大规模的对日战争
从历史轨迹看,中日友好历来都是暂短的历史现象,而中日交恶才是中日关系史的常态。改革开放以来曾经有过的一个时期的中日蜜月,但时间之短堪称历史之最,原因无它,就是因为上一次战争中国胜利得太过勉强,令日本口不服心更不服,以至于时至今日,日本的新军国主义集团上下内心里对中国充满蔑视,不断叫嚣再来一次“甲午大战”,甚至设想在几个小时之内摧毁中国的海上力量。这些人在美国核武的保护伞下有恃无恐,一旦野心释放,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笔者一直担心日本什么时候可能再次偷袭中国,制造一场令中国损失惨重的新的“事变”,让中国骑虎难下、进退两难。
为此,中国必须准备好一场大规模的对日战争,至少应该为日本准备足够的“无人机+导弹”组合,这一组合应该具有足够的火力投放量,确保能摧毁日本大部分现代工业,可以直接干脆地打断日本的战略脊梁。这样既可以保持局部与有限战争的战略弹性,又可以逸待劳地解决问题。如此,更远一点说,从当代中国的战略现实出发,中国也需要有自己的“两个半战争”计划,即准备同美国打一场全球与全面战争,这是一个大战;与日本打一场新的太平洋战争,这是另一个大战;同时准备在东南亚、南亚等地准备打一场局部战争,俗称“半个”大战。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与贮备,就不足以应对最坏的可能。
总之,中国的对日斗争的目标,是应该立足于将日本打回原形,而这个原形,最好是唐代以前的日本原形。现在看来,二次大战美苏英中虽然战胜了日本,但并没有把日本打回原形,甚至在相当大程度上留下了军国主义的根苗,所以,日本虽然号称“无条件投降”,实际上却变成了有条件投降,而且还是大而多的条件,这是一个严重的历史教训。
不能不指出的是,现在,战略上盲目乐观的情绪在中国上下弥漫,经济发展的一些成就让有些人飘飘然不能自己,怀着一付土财主的心态,以为有钱就无所不能,把资源潜力当现实能力的情形比比皆是,表现在对日关系上,面对日本挑衅进击总抱以盲目的蔑视,好像如今日本已不足为惧、提不上台盘似的。笔者这里想着重强调的是,中日之争事关国运族运,干系重大,千万不要把日本估计得简单了,日本从来都不简单,须知,在中国所能面对的各色对手中,日本是相当难对付的一个。
|